咨询热线

135-3752-7788

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分享东机产业(TOKISANGYO)粘度计产品的成功案例

分享东机产业(TOKISANGYO)粘度计产品的成功案例

更新时间:2025-09-19点击次数:55
东机产业(TOKISANGYO)作为全球粘度测量领域的核心供应商,其成功案例集中体现在技术垂直深耕、区域市场分层渗透、服务生态化三大战略方向。以下结合具体行业场景与技术突破,剖析其典型成功路径:

一、新能源领域:锂电池生产

案例 1:宁德时代电解液粘度精准控制

  • 技术适配
    东机产业为宁德时代定制的FM-300 在线粘度监测系统,采用电磁感应式非接触测量技术,可在 - 50°C 至 300°C 温度下实现电解液粘度实时监测,响应时间 < 0.5 秒,控制涂布误差≤±3%。

  • 成本优化
    通过边缘计算模块与生产线 ERP 系统联动,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达 98%,较传统进口设备维护成本降低 40%。宁德时代某基地采用该系统后,年产能提升 15%,不良率下降至 0.1% 以下。

  • 行业效应
    此案例直接推动东机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市占率超 40%,并吸引亿纬锂能、国轩高科等头部客户跟进合作。

案例 2:比亚迪电池浆料智能化升级

  • 技术突破
    东机产业为比亚迪开发的TVB-15 实验室粘度计,通过 “扭丝 + 磁性轴承" 无接触设计,实现 0.6~80,000,000mPa・s 超宽量程测量,精度达 ±0.5%。其 Visco-viewer 软件集成 AI 算法,可预测浆料流变性,减少 30% 工艺调试时间。

  • 标准化输出
    该设备已成为比亚迪全球实验室的标准配置,并助力其建立电池浆料粘度数据库,支撑刀片电池等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 20%。

二、石化与化工:

案例 1:巴斯夫高温熔体检测国产化替代

  • 技术对标
    东机产业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提供的FM-300 在线粘度计,突破传统设备耐温极限(最高 300°C),在 450°C 高温熔体(如聚烯烃)中实现稳定测量,精度达 ±1.5%,较德国 Viscotronics VP-3000X 成本降低 30%。

  • 工艺革新
    该系统与 DCS 系统联动,实现聚合反应闭环控制,巴斯夫某生产线能耗降低 12%,产品批次一致性提升至 99.7%。

  • 合规认证突破
    设备通过 SIL3 功能安全认证,满足欧盟化工行业严苛标准,成为巴斯夫在华项目国产设备。

案例 2:中海油深海钻井液粘度监测

  • 环境适配
    东机产业为中海油 “梦想" 号大洋钻探船定制的TVC-10 便携式粘度计,可在 - 10°C 至 50°C、100MPa 高压环境下连续工作 20 小时,支持钻井液粘度、温度、剪切速率多参数同步检测。

  • 效率提升
    设备采用 IP65 防护分离式操作单元,减少海上作业人员暴露风险,单次检测时间从传统设备的 15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,助力南海某油气田勘探周期缩短 10%。

三、生物制药:市场的 “渗透者"

案例 1:药明康德生物制剂研发突破

  • 技术适配
    东机产业为药明康德提供的RE85L 锥板粘度计,支持 0.6~1200mPa・s 低粘度范围测量,精度 ±2%,符合 JIS 和 ISO 标准。其模块化设计可扩展至微流控检测模块,满足纳米颗粒粘度分析需求。

  • 合规性支撑
    设备虽未通过 FDA 认证,但通过定制化校准服务,帮助药明康德建立符合 ICH Q8 标准的工艺控制体系,支撑多个抗体药物 IND 申报。

案例 2:科兴疫苗生产智能化改造

  • 全流程覆盖
    东机产业为科兴中维提供的FM-300 在线粘度监测系统,集成至疫苗灌装生产线,实现佐剂粘度实时监控。通过与 MES 系统联动,疫苗批次间粘度波动从 ±5% 压缩至 ±2%,放行检测时间缩短 40%。

  • 应急响应能力
    设备在疫苗扩产期间 24 小时稳定运行,助力科兴实现年产能超 20 亿剂,疫苗供应商之一。

四、区域市场:本土化服务的 “深耕者"

案例 1:东南亚棕榈油加工降本增效

  • 成本优化策略
    东机产业在越南推出的经济型 B 型粘度计(单价 1.5 万美元),通过本地组装降低关税 15%,同时简化操作界面以适应东南亚工人技能水平。该设备在印尼金光集团棕榈油精炼厂替代 ATAGO VISCO-α,单次测量成本降低 50%

  • 定制化功能
    针对棕榈油高粘度特性(200~500mPa・s),设备新增 “高温模式"(支持 80°C 测量),并内置油脂粘度换算表,直接输出 API 标准结果,提升检测效率 30%。

案例 2:印度乳制品快速检测网络建设

  • 渠道下沉
    东机产业与印度本地经销商合作,推出TVC-10 手持式粘度计租赁服务,按次收费模式降低中小型乳企使用门槛。该设备在印度牛奶合作社联盟(NDDB)的质量检测网络中渗透率超 25%。

  • 本地化培训
    配套提供印地语操作手册及线上培训课程,帮助 NDDB 建立覆盖全印的粘度检测标准,推动印度乳制品出口欧盟合格率从 65% 提升至 82%。

五、技术创新:技术壁垒的 “破局者"

案例 1:自研磁力轴承技术突破

  • 成本
    东机产业自主研发的磁力轴承替代传统机械轴承,使 TVB-15 实验室粘度计成本降低 35%,同时将使用寿命从 5 年延长至 10 年以上,打破 Anton Paar 在市场的垄断。

  • 行业标准制定
    该技术已纳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《旋转粘度计行业标准》,并申请国际 PCT,为国产设备参与全球竞争奠定基础。

案例 2:AI 预测算法赋能

  • 数据价值挖掘
    Visco-viewer 软件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粘度数据,可提前 72 小时预测材料流变性异常。宁德时代应用该功能后,电解液批次报废率从 0.3% 降至 0.05%,年节省成本超 2000 万元。

  • 技术输出模式
    东机产业将 AI 算法封装为 SaaS 服务,向中小型客户提供 “设备 + 数据订阅" 模式,服务收入占比从 5% 提升至 15%。

六、绿色转型:碳足迹管理

案例 1: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

  • 产品升级
    东机产业 2025 年推出的 FM-300 系列在线粘度计,可回收材料使用率从 60% 提升至 85%,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前代降低 40%,入选工信部《绿色制造名单》。

  • 客户增值服务
    为巴斯夫等客户提供碳足迹认证报告,帮助其满足欧盟碳关税(CBAM)要求,助力巴斯夫某产品线出口欧盟成本降低 3%。

案例 2:光热发电项目技术适配

  • 工况延伸
    为中国电建共和光热项目定制的高温粘度计,可在 500°C 熔盐环境下稳定运行,支撑光热电站储热系统效率提升至 85%,年发电量增加 8%。

  • 新能源协同
    设备与光伏、储能系统联动,实现 “光热 + 光伏" 多能互补,该项目已成为青海省清洁能源的示范工程。

七、总结:成功路径的 “三维模型"

东机产业的成功可归纳为技术垂直深耕、区域市场分层渗透、服务生态化三大维度:


  1. 技术垂直深耕:聚焦粘度测量细分领域,通过自研核心部件(如磁力轴承)和 AI 算法,在新能源、石化等市场建立技术壁垒。

  2. 区域市场分层渗透:在欧美市场以合规性和定制化突破,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以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取胜,形成全球市场覆盖。

  3. 服务生态化: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 “设备 + 数据 + 服务" 综合服务商,通过 SaaS 订阅、碳足迹认证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。


未来,东机产业需在各级市场突破(如纳米粘度检测技术)和绿色技术创新(如全陶瓷基高温粘度计)上持续发力,以应对 Anton Paar、Thermo Fisher 等国际品牌的竞争,巩固其全球粘度测量领域的地位。


联系我们
扫码加微信 移动端浏览
Copyright © 2025玉崎科学仪器(深圳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4299387号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